提到叶天士,我想再说几句。学医之初和现在,我对叶天 士的评价是截然不同的。因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记载的痰饮眩 辇与我小时候病的症状完全相M,随之乂用经方治好了儿个 病,便对仲景推崇备至,当时的杂志上还偶尔能看到经方派和 时方派的论争,便以经方派自居,认为叶派时方轻描淡写,不 足以治大病 Bond Wilhelmsen 9 Oct 2023 · 3 min read
2.《内经》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? 现在许多人都觉得《内经》很难学,并认为主要是因为年 代久远,文字古奥所致。这种说法只说对了一半,因为就算是 精通古文字的古代人,也觉得很难。如《素问•著至教论篇》 的开篇就是这样一段话: “黄帝坐明堂,召雷公而问.之曰:子知医之道乎?雷 公对曰:诵而未能解,解而不能别•别而未能明,明而未 能彰,足以治群僚,不足治侯王■>” Bond Wilhelmsen 9 Oct 2023 · 7 min read
虚实,实证用泻法,虚症用补法。但必先去除血脉中的凝滞,而后调补气血的不足,不论治疗什麽病都是以达到气血平调为准则。 黄帝道:怎样决断死生?岐伯说:形体盛,脉反细,气短,呼吸困难,危险;如形体瘦弱,脉反大,胸中喘满而多气的是死亡之症。一般而论;形体与脉一致的主生;若脉来三五不调者主病,三部九侯之脉与疾病完全不相适应的,主死;上下左右之脉,相应鼓指如春杵捣谷,参差不齐,病必严重;若见上下之脉相差甚大,而又息数错乱不可计数的,是死亡征候;中部之脉虽然独自调匀,而与其他众脏不相协调的,也是死侯;目内陷的 Bond Wilhelmsen 9 Oct 2023 · 4 min read
所以不管是从尺肤全息定位,还是从经脉循行看,尺胃穴 都可以治疗H痛及一切胃病。我的临床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, 今天不忍自秘.公之于众请大家验证。 Bond Wilhelmsen 9 Oct 2023 · 2 min read
手法不同,用力轻重,操作时间长短,施治部位、经穴之不同,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。不同的推拿手法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也不同。同一手法,若运用的方式不同,如手法频率的快慢、用力轻重、时间长短等,其作用也不同。 Bond Wilhelmsen 9 Oct 2023 · 2 min read
经脉分为三阴经和三阳经,三阳经阳气较多.而在三阳经 中,阳明经阳气圾多,尤其是足阳明胃经,为多气多血之经, 其阳气在六阳经中是最多的。《素问•生气通天论篇》说:“阳 气者,精则养神,柔则养筋。”这就说明,在50岁左右,肝肾 阴虚筋失所养,阳明气虚筋失温煦,都会出现肩部的不荣则痛 和活动障碍,因此.肝肾阴虚和阳明脉虚是肩周炎发病的内在 病机。 Bond Wilhelmsen 9 Oct 2023 · 2 min read
또 시내 산에 강림하시고 하늘에서부터 저희와 말씀하사 정직한 규례와 진정한 율법과 선한 율례와 계명을 저희에게 주시고 Bond Wilhelmsen 9 Oct 2023 · 3 min read
肝合青色,宜食甘味,粳米、牛肉、枣、葵菜都是属于味甘的。心合赤色,宜食酸味,小豆、犬肉、李、韭都是属于酸味的。肺合白色,宜食苦味,小麦、羊肉、杏、薤都是属于苦味的。脾合黄色, Bond Wilhelmsen 9 Oct 2023 · 2 min read
偏历(LI6)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第6个穴位,在前臂背面 桡侧的下段,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,阳溪穴上3寸,见图 m u «仿穴 5.落枕 Bond Wilhelmsen 9 Oct 2023 · 3 min read
黄帝问道:调摄阴阳的办法怎样?歧伯说:如果懂得了七损八益的养生之道,则人身的阴阳就可以调摄,如其不懂得这些道理,就会发生早衰现象。一般的人,年到四十,阴气已经自然的衰减一半了,其起居动作,亦渐渐衰退;到了五十岁,身体觉得沉重,耳目也不够聪明了;到了六十岁,阴气萎弱,肾气大衰,九窍不能通利,出现下虚上实的现象,会常常流着眼泪鼻涕。所以说:知道调摄的人身体就强健,不知到调摄的人身体就容易衰老;本来是同样的身体,结果却出现了强弱不同的两种情况。懂得养生之道的人,能够注意共有的健康本能;不懂得养生之道的人,只知道 Bond Wilhelmsen 9 Oct 2023 · 2 min read
记得大学刚毕业时买过一本不错的针灸书,叫《针灸配 穴》,取穴少而精,对于许多病症只用一二个穴位治疗,临床 W用,多有疗效。其中就有用大陵治疗对侧足跟痛的记载,依 Bond Wilhelmsen 9 Oct 2023 · 15 min read
内经之素问(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) 黄帝问道:人们的居住环境、活动、安静、勇敢、怯懦有所不同,其经脉血气也随着变化吗?岐伯回答说:人在惊恐、忿怒、劳累、活动或安静的情况下,静脉血气都要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 Bond Wilhelmsen 9 Oct 2023 · 3 min read
中医对于神识不淸的病,便认为病已人五脏,如中风的中 经络和中脏腑的区别就是有无神昏。所以“病在脏者,取之 井”说的主要就是昏厥、不省人事的五脏病。因为井六点刺出 血有很好的清热泻火作用,所以临床上对于五脏的实热证,也 常取井穴治疗a 六、从阴引阳,从阳引阴一俞募穴的应用 Bond Wilhelmsen 8 Oct 2023 · 4 min read
黄帝问道:天的规律非常远大呀!如象仰望空中的浮云,又象看望深渊一样,渊虽深还可以被测知,仰望浮云则不知它的终极之处。先生多次谈到,要小心谨慎地尊奉气象变化的自然规律,我听到以后,都怀记不下来,但是心理独自有些疑惑,不明白说的是什麽意思。请先生热情而详尽地讲讲其中的道理,使它永远地流传下去,久而不致灭绝。你可以把它的规律讲给我听吗?岐伯再次跪拜回答说:你提的问题很高明啊!这是由于运气秩序的变更,表现为自然气象盛衰变化的时位 Bond Wilhelmsen 8 Oct 2023 · 5 min read
4、双手半握拳屈曲,双拳并拢同时发力向下滚动至腰骶部3-5遍。 5、用食中指间关节着力于华佗夹脊穴上方依次交替向下按压3-5遍。 Bond Wilhelmsen 8 Oct 2023 · 2 min read